裝修市場魚龍混雜,一些公司出現了種種報價上的貓膩,裝修快完工之時出現各種增項讓業主多花冤枉錢。今天拉薩久創裝飾盤點裝修報價上的種種貓膩,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裝修中多加注意,避免上當。
判斷裝修報價是否存在貓膩
1、單項價格低于成本價的裝修公司就是玩貓膩的公司,誰也不會做賠錢的買賣。
2、故意漏項的裝飾公司也是玩貓膩的公司,其目的是降低總價欺騙客戶。
3、數量不準確,故意少報的裝飾公司也是玩貓膩的公司,以降低總價位的方式迷惑客戶。
4、報價項目不講“獨立”,材料和施工工藝說明不詳的裝飾公司也是玩貓膩的公司,其目的指在項目里面再增項或為變更增項打下“埋伏”。
一句話,裝飾公司與消費者簽單才是硬道理,企業才得以生存。為了誤導和誘導客戶消費,不少缺乏社會公德的裝飾公司寧可不擇手段。
關于裝修報價
在超市購物人們往往都會對同類商品作一個價格比較,再決定購買哪個牌子的。裝修也不例外,其數額較大,工藝復雜,項目繁多,材料多樣,風格不一,使得各種裝修報價千變萬化,很多人也喜歡比來比去。貨比三家再做決定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方法,但是有的業主試圖通過這種竟爭方式把裝修的價位壓到最低,這卻是一個誤區。
因為不同裝修公司出的裝修報價單中的裝修項目、裝修數量、裝修單價、裝修材料、裝修工藝說明、總價都是不一樣的,往往不同的裝修報價單格式不統一、裝修數量會有差距、裝修材料也會不同、裝修單項報價有高有低、裝修備注說明也不一樣,這讓很多不了解專業知識的業主無從比較。如果單純的從總價上來比較,選擇總價最低的裝修公司,上當受騙的可能性非常大,因為很多裝修公司為了拉客戶會故意壓低報價,等到開工后再以各種說法抬高價格,或者為客戶提供劣質的裝修材料。
還有些業主做法也很不切實際,裝修自己設計,自己買裝修材料,把家裝分成許多小塊,哪家裝修公司報的單項便宜就讓哪家裝修公司做。結果百花齊放,自己費心勞神不說,花了幾個月的時間,結果,實際的花費遠遠超過了當初的裝修預算,浪費了一大筆錢財,最后把自己的家整得一塌糊涂,還找不到誰的責任。
裝修工程是一項完整的系統工程,不是誰都可以擔當總指揮的。否則還要什么設計師、預算師,技術工呢?要想省錢、省心、省力一定找對行家提供服務。當然,裝修價格要比較,無論裝修報價單上怎么變化,但萬變不離其中,核算實際成本與利潤是最主要的。
裝修報價常見的貓膩
1、偷換計量單位
這一招一般業主是最難看穿的,因為業主很少注意到報價單上的單位,不太了解不同的單位意味著報價數字偏差很大。比如定做一個鞋柜,報價單上寫著“主材:8毫米玻璃擱板+1厘米鋼化玻璃+鏡子+輔料,單位:項,數量:1……”貌似很合理,其實關于鞋柜的尺寸大小沒有說明,就留下了鉆空子的機會。業主應要求按照實際面積來算,比如衣柜、鞋柜等,盡量少以“項”為單位,免得在安裝方法中出現誤差。
2、“遺漏”某些硬裝修主材
裝修報價單上被刻意遺漏了某些主材,例如木門,業主被這種整體價格合理的報價單吸引而爽快簽約,但在接下來的安裝方法中業主將為裝修公司這些惡意的“遺忘”而不斷地加錢。要化解這一風險,業主必須要求裝修公司在裝修合同或者協議上寫清楚所有主材,且標明購買者是裝修公司還是業主自己。
3、模糊品質、級別、規格
這是不標準的裝修公司較為常用的伎倆,雖然寫明了需要某些材料,標明了材料需要的數量,但是卻沒有說明到底選用什么品質、什么品牌、什么規格的材料。業主應要求報價單的每一項盡可能詳細地說明材料的各項要素。裝修期間注意核查相關材料是否按指定的要求采購。
4、拉低某個單項價格
業主一般會事先向已經裝修的朋友求教,或是到市場上去了解某項材料的價格,但他們了解的信息往往是片面的。比如業主知道地板、瓷磚目前的單價,但是并不一定了解地板安裝、貼瓷磚的人工費用,于是他把地板、瓷磚的價格砍下來了,卻在人工費用上吃了虧。所以業主看裝修報價單,不要只盯牢某個項目的單項價格,而是要綜合人工、損耗等各方面費用以及其他項目的費用來看。
5、施工工藝含糊不清
光看數字、不看文字說明是大部分業主在查看報價單時常犯的毛病,總覺得一個數字差錯會造成損失,而文字說明肯定沒法做手腳,事實并非如此。無論是墻面涂層施工、地板施工、下水管道施工都有各自的施工工藝要求,中間漏過一道工序,在未來的生活中就可能給你造成很多麻煩,墻面掉漆、衛生間滲水等問題大都是裝修施工工藝不過關導致。因此,業主最好多學一點裝修常識,盡量了解關于室內裝修的各項工程施工工藝。
如何避免報價中的風險?
要想規避風險,防止被騙,除了有豐富的裝修經驗就需要各位業主擦亮眼睛,謹慎防范,選擇一家值得信賴的品牌家裝公司。